东北老工业基地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,曾有“共和国装备部”之誉。50多年前,这里矗立起第一代工业生产厂房,轰隆隆的机器声令世界为之侧耳。
当时代列车驶入21世纪,东北老工业基地装备制造业穿越岁月,雄风再起。据统计,近年来,东三省装备制造业总产值年均增长30%以上,2006年更超过全国装备制造业增速4个百分点,同年利润增速也远高于全国平均值;一大批自主创新成果令国人振奋,让世界惊羡。
党的十六大作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决策,使东北装备制造业迎来发展的春天。党的将提高自主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、建设创新型国家确定为国家发展的策略的核心,为东北装备制造业步入又好又快的发展轨道,指明了方向,注入了新的强劲动力。在东北三省采访,企业的干部职员都有着这样的共识。
2006年5月,由国务院振兴东北办负责的“重大技术装备协调办公室”成立,围绕高档数字控制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、核电技术装备、特高压输变电设备等领域,相关组织协调力度空前加强。
就在这一年,《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》和《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》相继颁布,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见了真章,包括税收激励、金融信贷、创业投资和政府采购等扶持政策的制订工作紧锣密鼓。
此时的东北装备制造企业,大部分已完成股份制改造,实现了减负、减员、剥离办社会职能和主辅分离;在市场大潮的洗礼下,很多企业从根本上改变了内部管理模式、生产经营方式和员工思想观念,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;通过滚动发展和日益频繁的重组改造、结构调整,一些“老字号”重新焕发勃勃生机。
“国家重点扶持的能源、冶金、汽车、造船、航天等装备制造产业,为咱们提供了充沛的订单。”齐齐哈尔二机床集团公司董事长曲波说,2000年以前,全厂一年最多生产十几台普通机床,2007年则生产了160多台,其中70%是数控机床。
“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中的很多装备制造项目,不仅是国内之首,也代表了当今世界制造业的领先水平,这些项目促成了‘东北制造’向‘东北创造’的跨越。”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隋永滨说,目前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稳步推进,东北的重大技术装备企业乘势而上,创新发展正逢其时。
登高我为顶,百炼方成钢。装备制造业是高新技术的载体,需要长时间的技术积淀和大量的装备投入。
“我们要有自力更生、勇于创新的精神,要成为一颗种子,而不是做一片依附别人的树叶。”哈电人说出了东北装备制造企业的共同心声。
2003年,齐重数控董事长刘建荣带领技术骨干在全国“周游列厂”后,果断淘汰使用了50多年的产品图纸,按照产品模块化、通用化的发展要求,开发出了立、卧两大类机床产品新“型谱”。以往开发一个新产品需要一个月甚至一年,现在利用新“型谱”的模块技术,开发一个新产品平均只需7天。
在沈阳机床集团公司,3年来,员工总数减少一半,而科研人员却增加了3倍,集团5年来研发的210项产品全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。总经理关锡友自豪地和记者说,沈阳机床2007年的出售的收益在世界机床行业排名第九。
以企业为主体、市场为导向、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,让东北的装备制造产业链不断增粗拉长,相关企业正向着技术总成、研制高端产品和拓展新领域等方向发展,“用我装备,装备中国”的口号正逐步变为现实。
用户的支持,是企业自主创新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,在具有很大投资风险的重大技术装备创新领域,更是如此。
以往我国的高端冶金轧机全靠进口,而鞍钢在2001年上马国内首条1780毫米冷连轧机组时,却选择了地处黑龙江齐齐哈尔市的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。他们在生产中联合攻关,使整个生产线%,并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。
对信任最好的回答,是“我能”;对用户最好的回报,是“价值”。用哈电机副总设计师、哈尔滨大电机研究所副所长覃大清的话来说,就是“绝不能让用户‘恨铁不成钢’!”
东北装备制造领域一大批自主创新成果的诞生,得益于企业与用户之间的信任和协作。它们的名字将共同载入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的光荣册。(记者 曹红涛 何 勇 孟海鹰)